解读《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工作的通知》
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决策部署,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市人力社保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工作的通知》,从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各方面做出工作安排,打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组合拳”,要求全系统和各相关单位提高政治站位,狠抓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各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一、企业应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保障职工权益
《通知》明确,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应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保障工资支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者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企业应当视同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另外,对企业要求职工通过网络、电话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的,按照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支付工资。
在保障工资支付的同时,企业要合理安排职工休息休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2020年1月31日至2月2日期间,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和提前结束休假复工的职工,企业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按规定给予失业保险费返还。
疫情防控期间,本市还将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处。加大劳动人事用工政策宣传,引导当事人将协商、调解作为解决争议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互联网+调解”平台作用,结合微信调解、电话调解、视频调解等非当面沟通方式,及时化解纠纷,减少当事人往返和聚集次数。因疫情影响的劳动人事仲裁案件,可中止审理,待相应情形消除后及时恢复审理。经与当事人协商同意,优先采取电子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送达法律文书。
二、本市将开设工伤待遇支付快捷通道
在社会保障方面,根据本市关于行政区域内企业灵活安排工作的有关规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适时调整疫情防控期间本市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并及时向社会通告,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享受及权益不受疫情影响。2020年1月、2月应缴的社会保险征收期延长至3月底。
对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按规定认定为工伤。同时还将压缩认定时间,用人单位为上述对象申报工伤认定且事实清楚、材料完整的,将在受理3日内完成认定工作。目前,本市已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临时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认定工伤人员发生的相关费用,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工伤保险有关规定支付;未参保的由用人单位按法定标准支付。各级社保经办机构要开辟工伤待遇支付快捷通道,按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另外,按照疫情防控部署,本市将延期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办结时限也相应顺延。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窗口推广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
《通知》要求,疫情未解除期间,全市各级公共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暂缓组织本地现场招聘活动,暂停跨地区赴外招聘和劳务合作活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通过网络开展求职招聘,须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和措施。暂停“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现场活动。各类人事、职称和资格考试,以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工作适时延期进行。
另外,本市还简化优化毕业生就业手续。疫情期间推动“不见面”签署毕业生就业协议,办理就业、升学、出国(境)手续。延长就业报到、引进毕业生审批和求职创业补贴办理时间。视疫情变化情况,适时启动乡村教师特岗计划、乡村振兴协理员招聘工作,2020年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书开始时间推迟到3月1日,结束时间延至12月31日。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窗口单位还将大力推广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加大指尖行动计划落实和全程网办力度,将涉及用人单位和个人频次比较高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事项推至网上办理、掌上办理,通过微信公众号或网上平台等途径实现在线查询、办理,通过邮递方式寄送有关材料,尽量减少现场办理环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经办机构还要加强对不见面办理的业务、途径等方面的宣传,及时发布线上办理业务目录并及时更新,畅通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政策咨询渠道。
四、对疫情防治相关工作者给予工作补助
《通知》明确,本市将对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每人每天补助300元;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每人每天补助200元。
另外,对于在疫情防治中承担重要职能、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一次性增核当年绩效工资总量,经批准,还可适当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对表现突出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 优先开展职称评聘,经核准,还可相应放宽条件或破格申报。
五、技工院校建立“一校一策”重点防控方案
《通知》要求,本市各技工院校院(校)长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建立每日报告制度。各校要建立并落实离校学生在延期开学期间“一校一策”工作方案,引导学生在此特殊时期不离家、不返校。开学前对师生和工作人员返校前两周的健康数据进行排查,切实做到全覆盖。各院校要积极参与联防联控,落实校区各项防控措施。
全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技能鉴定机构(含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以及承担新型学徒培养任务的企业,要暂缓组织线下集中培训、鉴定考试服务。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要启动安全应急预案,强化属地监管职责,认真督促培训鉴定考核机构落实疫情报告制度。
六、密切关注农民工节后返城情况
《通知》要求,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自觉做好疫情防控;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落实女职工、未成年工劳动保护措施,着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形势研判和应急处置,主动投身到本区疫情防控斗争中去。密切关注来自疫情高发地区农民工节后返城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监测、宣传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强化对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加大劳动关系风险预测预警力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对用工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的用工监测,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情况。依法查处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扰乱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稳定。